你好,欢迎进入中国书法协会!

中国书法协会 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

China Calligraphy Association,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400-133-5156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书坛资讯>书法田园

徐悲鸿书法,不是简单的“画家字”,堪称20世纪一流

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766

徐悲鸿

如果单单以名气来论,近代画家中能够超过徐悲鸿的,恐怕是少之又少。但作为一个天资既高,后天又勤奋的艺术家,徐悲鸿的成就并不单单在绘画上,他的书法也是极有特点,且成就颇高的。

徐悲鸿书法

对于徐悲鸿的书法,后世总是以“画家字”的视角加以考察,就好像他的墓碑上镌刻着“画家徐悲鸿”一样,身份的界定局限了我们评判徐悲鸿的目光。

艺术评论家陈传席很推崇徐悲鸿的书法,他认为徐悲鸿的书法“深沉雄厚,魄力雄大,无人可比。在当时以至今日,应名列第一,至少应列为一流。”

徐悲鸿书法

当然,这只是陈传席的一家之言,未必就能说服众人。但是,我们现在谈起徐悲鸿,只谈他的绘画或在美术教育上的成就,而很少论及他的书法,这本身就显示出“画家”“教育家”的身份,的确掩盖了其在书法上的光芒。

徐悲鸿生活的年代,书法正处于碑学兴盛之时,尤其是康南海尊碑抑帖,对书法创作风尚影响极大。而徐悲鸿正是康南海的弟子,所以他的书法受到康氏影响是必然的。

徐悲鸿书法

北碑是书法由汉晋到唐宋转变时期的过渡性书体,正因为是过渡时期,所以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事物的发展往往如此,由于发展的不稳定,才有了更加丰富的创变可能。

魏碑整体风格是雄强的、烂漫的、朴拙的,这种天真率意之美,自然飘逸的神趣,正是徐悲鸿追求的艺术境界。当然,这种审美趋尚的形成,与时代的大环境以及乃师康南海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徐悲鸿书法

徐悲鸿的学生叶喆明曾回忆说,徐悲鸿对魏碑几乎达到酷爱的地步,即便是在流居海外的困难境况下,依然研习魏碑而无间断。徐悲鸿的书房、床头,也总是张挂着魏碑的拓片或影印图像。

徐悲鸿对于魏碑的喜爱,不仅仅是出于学习临摹的目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审美认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徐悲鸿的视线并不仅仅局限于魏碑上,上至商周甲骨、钟鼎、汉隶,下至唐宋明清诸家,均进行过学习取法。这使得徐悲鸿的书法不仅在外观上有深沉雄厚、宏大开阔的阳刚气象,在内里上还含蕴着碑帖兼容的中和之美。

徐悲鸿书法

徐悲鸿是是纯粹的艺术家,所以他对书法的学习,和一般的书法家不太一样,有着更为本能的艺术自觉。他曾论说中西艺术的差别时谈到,中国艺术重视神韵,西方艺术重视形象,而不管是神韵,还是形象,都需要技法的支撑。所以,徐悲鸿对于书法的学习,是终其一生的。

徐悲鸿指导学生临摹书法,要求大量临摹后再进行默写,然后再悬挂在墙上对照原帖,找出差距。他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医字”。这种方法,和绘画中的写生和素描是极其相似的。

徐悲鸿书法

徐悲鸿的书法,是功力的体现。他有着深厚的临帖功夫,所以对于技法的掌握相当娴熟。他书法中的法度完备而不露痕迹,书协落落大方、毫不做作,达到了“致广大,尽精微”的境界。

徐悲鸿的书法并不以张扬的外在面貌震撼人,而是以圆融周全的内在气质感染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20世纪一流书法大家。

徐悲鸿书法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