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799
有朋友神秘兮兮地透漏,自己买了一张赵本山的书法,并询问值不值。买到的赵本山作品,是一件装裱在镜框里的立轴,尺寸是标准的四尺对开,如果以平尺来算,应该是8个平尺。
这件作品只写了四个大字——天道酬勤。如果加上落款“赵本山”三个字,也拢共才七个字。天道酬勤是书法家们常写的内容,因为有励志的寓意,也深受藏家喜爱。作品的内容当然是没问题的,可价格却让人有点瞠目——120000元。
诚然,赵本山的书法曾在拍卖会上创造过高价,但那是慈善拍卖会,无论是赵本山还是买家,都是抱着做慈善的心态。所以那样的高价是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的,反正最终资金都到不了个人手中。
四个字卖120000元,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当然有些贵。所幸朋友是个还算成功的生意人,每天金钱海里来江里去,对钱财的概念和普通人并不一样。
那么,拿120000元买赵本山书法值不值呢?这就得分析分析了。
书法作品的价值,并不一定仅仅体现在艺术水准上,概括来讲它是由艺术价值和附加价值构成的。艺术价值很好理解,就是指作品的水平。附加价值就比较复杂了,人的名气、创作背景、流传过程,都有可能让作品增值不少。
以艺术价值来衡量,赵本山的书法连一个书法专业的大学生都不如,甚至连一个县级书协会员的水平都达不到。所谓的赵本山书法,也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的习作,拿到街上白送,都不一定有人瞧得上。
赵本山练习书法还是很勤的,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可书法并不一定是靠下功夫就能解决问题的,还得走一条正确的路子。所有想要在书法上有点成绩的,必须要从临帖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没有临过帖,没有对古人书法的了解,就不会知道什么样的书法是好的,更不会知道如何才能将书法写好。
也就是说,临帖是进入书法的唯一门径。而且,临帖也不一定就能成功。历史上有不临帖却成功的吗?翻遍数千年书法史,恐怕也找不到一人。徐渭的书法个性够强烈吧?但他对二王、宋元时期的书法下的功夫是很深的。
像赵本山这样不经临帖,全凭自己的想法来写字的,只能是越写越坏,因为在一遍遍书写中,重复的、强化的多是错误的理念与方法。
在艺术上没有什么价值,但在附加值上,赵本山的书法却少有人能够相提并论。无论是在演艺事业上,还是在业界的影响力,基本属于演员的天花板。更何况,他的知名度之大,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在任何时代,知名度都是可贵的无形资产。打比方说,一个演员被赵本山夸奖一句,他会恨不得写在自己的简历中;如果让赵本山收某个演员为徒弟,那他的前途将会平坦许多。
以此来看,名人写的字,自然有特别的价值。就拿书法家们来说,书协主席的润格是一个档次,书协副主席的润格是另一个档次,书协理事的以及专业委员会委员的,则更要低一个档次了。难道说他们之间的水平差异那么明显吗?显然这就是“论资排辈”“按名议价”。
赵本山的书法无论写成什么样,只要作品是赵本山写的,落上赵本山的款、盖上赵本山的章,它就具备了非同一般的价值。至于四个字值不值12万,那就看买家有没有钱、脑袋是不是清醒了。
不过,这事和人家赵本山应该没有太大关系,他是不会瞧得上写字这点钱的。说不准,朋友的这件作品,早就经过屡次倒手,所以才到了现在的价格。如果想要体现这件作品的价值,倒是奉劝朋友早点出手,免得以后接盘侠不好找。
Copyright © 2022 中国书法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神州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运营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