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进入中国书法协会!

中国书法协会 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

China Calligraphy Association,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400-133-5156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书坛资讯>书法田园

专家拿出李斯纸本书法,竟是量产劣质品,网友:还能再假点吗?

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588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京师瓷”事件?不记得也没关系,先带大家回顾一下:经营某民间鉴定机构的邱季端,曾向北师大捐赠6000多件“国宝级”瓷器,估值达到万亿。随后有北师大博士提出质疑,认为这批瓷器多为赝品。这批瓷器从此被众人调侃为“京师瓷”。

“京师瓷”主角邱季端

捐出“京师瓷”的事件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师大到底接没接收这批瓷器,北师大是否践行为这批瓷器建造博物馆的承若,最终却不了了之,没了下文。

但是,作为“京师瓷”主角的邱季端先生却没有闲着。这不,他近日又声称鉴定了一批民间收藏的书法作品,其中包括秦朝的李斯,汉代的蔡邕,唐代的怀素、颜真卿等人的纸本真迹。

鉴定为真迹的“颜真卿”书法

假如这批书法作品真像邱季端先生鉴定的结果那样,无疑对书法史甚至中国文明史都是颠覆性的,比如如果李斯的纸本书法作品是真的,那么纸张应该在李斯那个年代出现,甚至开始普及了;如果蔡邕的书法是真的,那么它将是蔡邕唯一传世的真迹……我的个乖乖,这结果是不是很震撼?

或许早已经料到大家会对李斯时期使用纸张产生质疑,该机构在鉴定报告中特别指出“李斯的书法证明中国早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就有了纸……”以一件自我认为是真迹的作品,推翻早已被考古学家论证无数次的结果,靠谱吗?

鉴定为真迹的“李斯”书法

根据中国古代历史记载,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时间大约是公元105年。而李斯是什么是什么时候的呢?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泰山刻石》,书写于秦始皇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19年。这比蔡伦改进造纸技术要早了300多年。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作品本身是可以说话的。李斯是秦朝时期最重要的书法家,没有之一。他在秦朝“书同文”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定义了小篆的基本形貌。

李斯《泰山刻石》拓片(局部)

李斯传世的碑刻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会稽刻石》等,其小篆婉转流美、规整对称,尤其是在用笔上只用圆转,没有方折。

而从邱季端先生鉴定的所谓“李斯作品”来看,用笔偏方,笔画转接处全用方折,明显和李斯的篆书差距巨大。并且,在作品流露出的气息上,与李斯的珠圆玉润、含蕴高古有着霄壤之别。

鉴定为真迹的“蔡邕”书法

邱季端先生同时鉴定的民间藏品中,还有蔡邕等史上大家的作品。从图片看,这件名为“蔡邕”的书法,类似于《乙瑛碑》的写法,但用笔软弱无骨,结体呆板无神,甚至还不如一些初入门的爱好者的临作。

再看其所谓的颜真卿、怀素、李白、张旭、苏轼、宋徽宗等作品,是不是会发现这些作品都有着统一的色调、统一的书写模式、统一的落款方式?这不恰恰说明这些所谓的“真迹”,是统一批制造出来的吗?

鉴定为真迹的“怀素”书法
鉴定为真迹的“李白”书法

只要是个稍微具备书法史知识的人,都能发现这些作品其中的漏洞,它甚至称不上是伪作,而是一眼可知的、低级的“臆造品”。由此我们不得不怀疑,是邱季端先生脑子有问题,还是他觉得大家都是傻子?

文物鉴定专家季崇建先生对此事留下3个字的评语——太扯了;有艺术家说这“简直是个笑话”;网友纷纷评论说这是“京师瓷后的又一闹剧”“还能再假点吗”。不知大家对此事如何看待?

鉴定为真迹的“苏轼”书法
鉴定为真迹的“宋徽宗”书法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