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585
整个清朝的皇室,虽是属于外族,但都重视学习汉文化,对于书法也都极为重视。比如康熙、乾隆二帝,直接带动满朝上下学习董其昌、赵子昂的风潮,影响了书法史的发展。
慈禧没有做过皇帝,但她在当时是实实在在的掌权人。除了热衷于权术之外,慈禧也喜好泼墨弄翰,尤其喜欢用自己的书法赏赐朝臣。我们现在依然能够看到许多流传下来所谓的慈禧的书法作品,此类作品大多没有落款,而是钤有 “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
这类作品用墨精良,用纸考究,书写内容大多是“福”“寿”之类的榜书,或者是吉祥的语句;在书写上,多用浓墨重笔,除了表现出厚重端庄之外,还充满富贵气象。
如果说慈禧的书法写成这样,当然是不错的。慈禧的娘家本就是贵族,自然也重视文化教育。但慈禧作了皇后、皇太后之后,面对纷乱嘈杂的国家大事以及风起云涌的后宫内事,真的有时间写字作画吗?
著名古书画鉴定家苏更春先生曾说,慈禧喜欢上书画实际上是在光绪中叶,当时她也是忽然有了兴致,开始学习画些花卉和书写大字。但书画并不那么容易练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练习。于是,慈禧便想找一个人来代笔。
慈禧为了找代笔人,不惜大动周章,降旨让各省寻找一位擅长书画的妇女。正巧当时有个名叫缪嘉蕙的妇人,随丈夫在四川做官,因为丈夫去世,而儿子尚在年幼,便回到老家云南。四川督抚接到慈禧的旨意后,想起丧夫的缪嘉蕙,便推荐给了慈禧。
四川督抚一路护送缪嘉蕙到京城。慈禧在紫禁城内召见了缪嘉蕙,并当场测试一番。缪嘉蕙果然没负重望,让慈禧大喜。自此后缪嘉蕙就常在慈禧左右伺候,并享有免跪拜的特权。据记载,缪嘉蕙在当时月俸有二百金,真可谓是“高薪”了。自此以后,慈禧赏赐给大臣的花卉扇轴,大多都是出自缪嘉蕙之手。
当然,慈禧请的“枪手”并不止一个,比较明确的还有一位名叫屈兆麟的宫廷画师,山水、人物、花鸟、书法无一不精。总体上来看,屈兆麟和缪嘉蕙的作品,都是清朝宫廷书画的风格,书法多圆润肥厚,富贵逼人。但如果以书法的艺术性来看,仍有臃肿柔弱之弊,格调并不算高。
既然怡情于翰墨,并热衷以书画赏赐群臣,那么慈禧书法的真实水平如何呢?
我们现在还真能看到慈禧亲笔书写的书作。比如颐和园“软禁”光绪皇帝的玉澜堂明间正中悬挂的“复殿留景”匾额,就出自慈禧之手。上面钤盖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数点梅花天地心”“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三方印,都是慈禧比较常用的。
“复殿留景”四个字,书体为楷书,筋骨内藏,笔势飞动,硕大的字体又增加了厚重感。但整体上看,书写的水平仍不是很高,字的结构稍显松散,体势上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另外,还有一件慈禧手抄的《心经》,当是慈禧最为真实的书写水准。这件《心经》虽然写得一丝不苟,但笔力孱弱,结字松散,体态呆滞,显得稚嫩滑稽。
网上很多自媒体都夸赞过慈禧书法如何如何优秀,其实是夸错了人。替她代笔的缪嘉蕙等人的书法还算不错,至于慈禧本人的书法,实在有些“辣眼睛”了。
Copyright © 2022 中国书法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神州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运营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