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进入中国书法协会!

中国书法协会 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

China Calligraphy Association,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400-133-5156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书坛资讯>书法田园

周总理书法为何这么好?青年时就打下楷书基础,一生用毛笔写字

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668

周恩来出身于家境衰落的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年起就受过严格的书法家教和学校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书法磨练,练就了规范的别具风采的楷书和行书。无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繁忙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岁月,还是在和平外交谈判桌上,他都始终不渝地用中国传统的毛笔书法书写了一生。

周恩来从五岁起学,日练百字,执著追求。少年周恩来非常聪明,对练习书法非常有兴致、有毅力、有悟性,十分投入。为了把字写好,常常黎明即起,夜不入眠,站在书桌前,悬肘握笔,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自觉接受书法意识的启蒙教育。

周总理书法题字

周恩来15岁(1913年)时就为沈阳同学题词“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胸怀大志,笔力遒劲,造型可观。从此,在以后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革命生涯中,他都用中国传统毛笔书法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幅幅佳篇。

周总理15岁时的书法

青年周恩来练就了基础牢固、独具风采的楷书。周恩来的楷书传世作品充分体现在他15岁(1913年2月)到天津就读南开中学至19岁(1917年6月)以优异成绩从南开中学毕业去留学日本期间52篇作文手迹中。这短短的4年,正是他风华正茂、奠定人生文化根基和书法艺术从学习基础至完善楷书,形成周体楷书独特风格的重要时期。

1998年3月5日,在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辑出版了周恩来南开中学时期的52篇作文手迹。

周总理作为手迹

周恩来这批作文手迹传世不易,是他从南开中学毕业留学日本之前,经本人整理装订在一起后交给友人代管,尔后在白色恐怖的漫长岁月之中,友人不顾自己和家庭的安危,几经辗转才得以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初年,此友人早已离世,由友人的后代归还给主人,一直保存在邓颖超手中。

周总理青年时期作文手迹

直到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同志将这批作文手迹移交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其内容反映了中学时代周恩来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寻求救国救民之道的伟大抱负,以及勤学立品,修德立志,敬业乐群,锻体炼心,慎思惜时,不断进取的精神。

周恩来这时的作文手迹除具完美的实用性外,更具有吸引们视角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2003年曾有出版社从这批作文手迹中筛选了700余字,经放大,编辑出版了《周恩来楷书字帖》。如今,这本楷书字帖连同这批作文手迹已成为人们学习与研究周恩来早期思想及书法的珍宝范本。

周总理为英雄纪念碑写的碑文

有人在评论周恩来书法时说:“周恩来的风采、人格、才气和胆识是非常出色和迷人的。他的书法只是他优秀品质的一个小角落,是他文采的附产品,已射出耀眼的光芒。”周恩来书法迷人的地方就是自然成趣,这是他人格和才情的流露。书法写到这个份上已经突破了“技法”而入“道”了。

周总理写给邓颖超的信

统览周恩来半个多世纪书法的全貌,不难看出,他早年得益于王羲之书法的笔法和神韵,兼具魏趣,继承和发扬了唐宋等各朝代书法家的书风,后落足于颜体书法的根基上,把书法“清雅秀逸、柔和简淡”的阴柔妍美型和“雄强浑厚、峻峭刚健”的阳刚壮美型糅合在一起, 形成自己刚柔并济、雄秀并举的周体书法。

其主要特点是:楷书基本功深厚,对汉字结构把握性强。因为周恩来是一位既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又较早较多地接受过西方文化影响,具有强烈变革思想的革命家和书法家,学古不泥古,学法不泥法,入古出新,存古立新,善于继承又善于创新。

周总理题写的鲁迅纪念馆

总的来说,周总理的书法落笔稳健,方圆兼备;运笔娴练,顺其自然;沉凝而不板滞,行速而不狂飞;劲气内敛,意味纯雅;布阵纵横自如,行距适中,字距得体;大章法气势磅礴,和谐协调,充满着生气、骨气、志气、正气的艺术感染力。#周恩来#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