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5
浏览次数:864
曾列名“公车上书”
近日,友人戴先生见示一份书法册页,共28页,长26厘米,宽4厘米,每个字接近4厘米大小。此册页为临帖,楷书,临的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在正文末尾,除有落款“庄宝华临”外,还盖有“庄宝华印”阴文章、“仲贤一字蕖园”阳文章各一枚。
经研究,庄宝华就是常州名门望族“毗陵庄氏”十六世庄清华。庄清华(1855—1941),原名宝华,字仲咸,号晓瀓。据《武进人物》一书记载,庄清华早年7次乡试未举,清光绪二十年(1894)改试北闱,中举人。翌年,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他愤恨至极,列名“公车上书”,痛陈割地弃民的严重后果,成为常州参与这一政治活动的举人之一。
庄宝华不久回到常州。这时同乡盛康正在苏州编纂《皇朝经世文续编》,得知他南归消息,即聘他到苏州留园(盛的住所)负责该书的分校。光绪二十三年此书刊刻完毕,庄随盛康之子盛宣怀到上海,在幕署中负责教读、文书、会计、译电诸事务。其间,曾先后代表盛宣怀赴清河、江洲及湖南湘潭、衡阳、常宁、醴陵、祁阳等地调查水患灾情,负责拯救灾民等善举。光绪三十三年初夏,清江大水,他受盛宣怀之托,前往灾区资遣清江老坝口圩外的339户受灾饥民,并为1040名灾民暂时解决生活及医病等困难。清宣统元年(1909年)前往山西,历任太原电报兼电话局总办、法政学堂提调、山西陆军监狱长、模范监狱庶务长、江皖筹赈捐输分局会办、正太铁路货捐局总办、太平县知县。辛亥革命后南归。1913年(民国2年)起,历任南京、苏州电报局长,镇江、烟台电报局长兼电话局长以及上海轮船招商总局董事等。1922年辞任移居上海。
庄一生对社会福利事业较热心,如北京悟善社、苏州隐贫会、常州粹化女校、常州贫儿院、上海中国红十字会、常州旅沪同乡会等无不竭诚捐助。他善长书法,深研欧、虞、褚、赵诸家,并深得神髓,向他求书者甚多。著有《慈荫堂杂著》《晓潵老人八十自述》《慈荫堂家训》(10卷)、《慈荫堂日记》(60卷)。
《毗陵庄氏族谱》(2008年版)及《武进人物》等相关书籍均记载庄清华字仲咸,而从盖在这件作品上的印鉴看,至少在还叫庄宝华这个名字的时候,他的字为“仲贤”,还有一字为“蕖园”。蕖有两个意思,一是芙蕖,是荷花的别名;二是芋头,此意出自《广雅》。蕖园,在这里的意思为荷园,这可能是他给自己的住所以园林名称命名,只是不知这个“蕖园”究竟是有实体还只是主人心中的念想。
近年,庄清华的字多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但绝大多数是晚年作品,尤其是居于沪上与友人唱酬的作品,其早年作品很少见。作为“小名头”,庄清华作品价格并不贵,但他属于旧时武进、常州乡贤,其人其字自有可取之处,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Copyright © 2022 中国书法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神州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运营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