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进入中国书法协会!

中国书法协会 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

China Calligraphy Association,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400-133-5156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书法课堂

书法临帖的五种思路,从此出帖不再辛苦,很实用的书法临创技巧

发布时间:2022-04-13

浏览次数:2180

学习书法大家都知道要临帖,可是太多人陷于临帖的困境无法解脱,一般人对临帖有以下几个误解:一是认为临得越像越好,二是认为学习书法就是临帖,三是以为什么技巧都可以从临帖中得到等等。



出现以上这些问题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改变临帖的思路,还是沿用很老旧的那一套,因此即使临了很久或临了很多碑帖,书法水平还是不见长进。



下面,嘉强与大家分享书法临帖的五种思路,从此出帖不再辛苦,是很实用的书法临创技巧。


01回归书写性


回归书写性看似很简单,但其实不易的,特别是学碑的朋友,很容易被带到沟里去,很多人刻意地僵硬地模仿,失去了毛笔书写的感觉。



因此,我提出临帖时要改变的思路第一个就是回归真实的书写,毕竟我们用的是毛笔,凡不是墨迹类的碑帖,我们临习时思路首先要往书写性去思考。



比如我们临习汉碑时,就可以参考汉简,我们所看到的汉碑都是刻出来的,书写性已大打折扣,但非常幸运的是,我们有汉简可以参考,通过汉简的墨迹系统为我们临习汉碑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02改良墨法系统


墨法可以说是比较新的提法,古人或许没有过多去考虑墨法这一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发现,墨法系统也在不断地升级。



要让书法的线条丰富起来,从技法上是可以有很多方法实现的,比如绞转、提按、虚实、浓淡等等,其中虚实、浓淡就是墨法层面的技术。



特别是我们现在书写介质的不断升级,给我们改良墨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比如生宣就能更好地体现墨分五色、虚实相生等关系,和用熟宣或绢等的用墨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因此,我们临习时不能只看原碑帖的墨法,特别是碑刻类的,我们更无法去推断其用墨,这就需要我们在临帖时多在墨法上花些心思,大胆改良,以期得到不同的书写效果。


03探索旋律感


初学者临帖时最容易忽略的就是碑帖中呈现出来的节奏感,或者说旋律感。这是书法能在琴棋书画中并列为一种艺术的根本原因。



假如书法仅仅是为了写整齐划一的字,那就没有任何艺术价值可言了。



因此,我们临帖的思路,要紧跟节奏,理解一个字之间的旋律、字与字之间的旋律关系,这样你创作时就不会有呆板的感觉,因为你的思路一开始就是对的,创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04整合笔法


临帖可以说很大的功用是为了学习笔法,但我们不要被一家一帖的笔法所束缚,要学会整合和嫁接各种笔法,这样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比如我们可以学习何绍、米芾其是如何整合各家的笔法的,大凡是古代的大书法家,都是整合笔法的高手,这也说明他们会学习,因为学习就是要学会融液贯通。


05创新章法


章法在古代因受使用场景的限制表现得比较单一,比如大部分都是手札,这些章法在册页上或许可以借鉴,但在大展厅的大幅作品中就不够用了。



大幅作品的章法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在运用各种对比关系外,还要根据作品的场景和介质灵活地调整。



古代的一些碑刻大多是为比较正式的场景书写的,就比如一个人出席很正式的场合,穿戴都非常的讲究和正式,但在比较轻松的场景就没必要太过讲究,可以穿休闲装和随意一些。



因此,我们临帖时一定改变思路,不要被碑帖的章法所误导,要学会打破原有的布局,为我们现有的场景服务。(陈嘉强/文)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所帮助,点点关注,学习书法不迷路!



假如需要作品点评或专业问题咨询,请点我主贾左下角的“咨询”链接进入,一般问题可以发在“书法训练营”的圈子里,我有空便会回答,感恩有你!



关注我按提示回复即可免费领取各类精品高清碑帖。



嘉强原创文章,谢绝搬运及各种改编!



更多精彩文章:


图解《乙瑛碑》笔画技巧,由点到面,彻底弄懂乙瑛碑书写要领

学书法,这三个技术必须练好!

书法点画要诀,轻松打造自己的铁画银钩,让书法更高级

章草四帖,快速进入草书的妙招,高手都这么做

学小楷用什么字帖好?小楷五帖,书法高手学小楷经典字帖公开了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