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进入中国书法协会!

中国书法协会 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

China Calligraphy Association,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400-133-5156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书坛资讯>书法田园

杨沂孙书法《在昔篇》,1040字的篆书巨作

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1126

杨沂孙《在昔篇》

《在昔篇》是杨沂孙一篇重要书学论文,以四言诗形式,用1040字讲述了古文字书法历史,讨论了文字学与古文字书法的关系,评点了历代重要的古文字学家和古文字书法家,提出了自己在古文字书法方面的独立见解。

杨沂孙《在昔篇》墨拓本

杨沂孙对自己的篆书很自信,常在书作上钤盖《历劫不磨》印章。他也非常重视这篇用韵文形式写成的书学论文,所以亲自用篆书写出。

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书法家吴大澂来拜访他。杨沂孙出以示之,吴大澂也用四言诗的形式续写了二十韵。

杨沂孙《在昔篇》墨拓本

光绪六年(1880),他用大篆和小篆的笔法、体势参合,将《在昔篇》和吴大澂的续作手书一过。第二年,他就故去了。他的儿子在他去世后将《在昔篇》刻板锓木,以字帖的形式流传。这是《在昔篇》这篇重要文章唯一的版本。

篆书临习,第一步首先是对文字的释读。先把释文对照篆书逐一解读,理解后再开始动笔。

杨沂孙《在昔篇》墨拓本

第二步是选择纸张和毛笔。纸张最好用半生熟宣纸,我选择的是六尺毛边纸,打好界格,用条屏章法格式临习。毛笔可以选羊毫或兼毫,不建议用狼毫,我选用兼毫毛笔临写。

第三步就是在临写时,尽量体现原帖的风格面貌和书写特点。临习时多注意杨沂孙篆书结体上方圆结合特点,用笔上起、行、收特点,线条上金石气特点等。可以先单个字临习,然后逐页临习,最后再通临。

杨沂孙《在昔篇》墨拓本

另有中国书协会员曲荣爱女史临习杨沂孙《在昔篇》全文,章法采用条屏形式,共计二十四屏。但用笔稍显呆板,不够灵动高古。线条亦缺少杨沂孙篆书的金石气,临习者可作对比分析。

这其实是临习碑帖最关键的一步,我们临习古代碑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创作需要。

杨沂孙《在昔篇》墨拓本

初步的创作,我们可以用集字的方法。买本自己所临习书家的书法字典,然后把所需创作的内容逐字的找出来。

或者更方便的下载个手机集字软件,把自己要书写的内容输入进去,手机自动集好给你。

这些算不算创作呢?我觉得这是不能算创作的。这样的创作仍然还属于临摹,或者说不过是高级临摹而已。一幅真正的书法创作应该有自己的转化才行。

杨沂孙《在昔篇》墨拓本

我们很多人对写田楷的人持批判态度,我们是不是需要反思一下,凡是仅仅写像一家,毫无个人风格的作品是否也应该持批判态度?写欧,写颜,写赵,甚至写古代某家的,仅仅像而已,没有个人艺术语言的集字作品,与写田楷的又有何区别?

我个人觉得真正的书法创作,必须要转化为个人艺术语言才行,否则大家不过是谁比谁临习得多一些、深一些而已。既不算创作,更遑论书法。如果我们的“国展”再继续任凭这样的作品大量的频频入展或获奖,那真不如直接改名临帖展算了。

杨沂孙《在昔篇》墨拓本

限于本文字数要求,仅仅提出问题,关于创作问题,愿与更多同道探讨,并请各位大方之家明训。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