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进入中国书法协会!

中国书法协会 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

China Calligraphy Association,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400-133-5156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书坛资讯>书法田园

历史第一女书家,非武则天莫属!

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598

数千年的中国书法史,男性书法家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这与古时候的社会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毕竟在封建社会中,女性能够受教育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即便如此,在书法史上也还是出现过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与赵松雪琴瑟和鸣的管道升,与其兄邢侗同时名重天下的邢慈静等女性书法家。如果以书法成就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女性书法家中可以称得上第一的,则非武则天莫属。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01一、76岁书碑,最早的飞白书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称皇帝的女性,在她身上体现出的“开创性”,还延伸到了书法上。

武周圣历二年,武则天从洛阳到嵩山封禅,在回来的路上夜宿缑山升仙太子庙,因想到周灵王太子升仙的故事,亲笔写下了《升仙太子碑》。虽然文章是记录历史故事,但本意上却是赞颂时下社会的强盛,以此显示自己“善治”的形象。

升仙太子碑

《升仙太子碑》被立在缑山升仙太子庙,此后虽历经风雨,但直至1300年后的今天仍矗立高耸。碑的碑额用飞白书写着“太子升仙之碑”6个字,线条苍茫老辣,气势张扬恣肆。

飞白书古已有之,而且很受书碑者欢迎,尤其是一些皇家的碑碣,更青睐飞白书。但是,唐代之前的飞白书只存在于记载之中,真正留存下来最早的飞白书书迹,正是这件《升仙太子碑》的碑额。

升仙太子碑碑额拓片

“升仙太子之碑”6个字,隐藏着是个鸟形,可以说是寓画于书,巧妙自然、颇见心机。

02二、草书入碑,始于武则天

《升仙太子碑》所用书体是草书,全文2000余字,洋洋洒洒,蔚为壮观。在此之前刻碑多用篆书、隶书、楷书等偏于安静的书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书体典雅正大,可以凸显刻碑的肃然正气。

升仙太子碑拓片

有意思的是,以行书书碑,也始于唐代——唐太宗李世民的《温泉铭》,是第一个以行书刻碑的。我们提起唐代书法,总想到唐楷,其实整个唐代的书法最高成就,并不仅仅体现在楷书领域,行书、草书也涌现出一批成就非凡的大家。

武则天书写的《升仙太子碑》,字体个个独立,但草法严谨、格调高雅,既展现出娴熟的书写技巧,又体现了含蓄内蕴的气质。武则天的书法虽留存不多,但通过这件碑刻,可见其书法水准之高。

武则天造的字

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在《升仙太子碑》中还掺入了一些自造的字,比如“天、地、日、月”等。由此也可以看出武则天在书法及文字上的开创性。

03三、勾摹晋书,成为经典

武则天曾亲自主持勾摹了东晋书法的经典之作,这部被称为《万岁通天帖》的经典,含括东晋时期著名的王氏书法家族的多件字帖,比如王羲之的《姨母帖》《初月帖》,王献之的《廿九日帖》等。这部法帖也被称为《王氏一门书翰》,成为后人取法二王书风的重要资料。

《万岁通天帖》

我们都知道“纸寿千年”的说法,但在现实中,纸张是很难保存的。虽然武则天时代距离东晋并不是太遥远,但二王法帖损毁的并不少。武则天以二王一脉法帖为底本,勾摹的王氏一门书翰,可谓“为往圣继绝学”的重要举动。

王羲之《姨母帖》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所谓东晋墨迹,绝大多数已非远迹,即便是《兰亭序》这样的经典,也多与原貌走样甚多。据有关专家考证,武则天主持勾摹的《万岁通天帖》,算是最为接近东晋书法风貌的。这是武则天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王献之《廿九日帖》

04结语

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的,能够做到这一点,自然有其独特的一面。虽然她并不以书法闻名,但其开创性地以草书入碑、留下最早的飞白书书迹、勾摹《万岁通天帖》的3个创造之举,足以闪耀书法史。

升仙太子碑碑额,可见碑之大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