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进入中国书法协会!

中国书法协会 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

China Calligraphy Association,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400-133-5156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书坛资讯>书法田园

蔡元培书法率性天真,不写馆阁体,却能点翰林

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528

蔡元培先生像

说起近代的文化教育,蔡元培是绕不过去的人物。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曾做过北大的校长,更在于他在教育思想体系建设及教育制度设立上的成就。

蔡元培在教育上的很多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受旧式教育成长起来的文人,能有这样开阔的胸襟和视野,的确是不容易的。

蔡元培先生书法

蔡元培先生曾点过翰林,但他却不写馆阁体,这在严格要求台阁小楷及八股文章的科举时代,是十分罕见的。据说当时蔡元培先生写得一手漂亮的黄庭坚体书法,而主考官恰恰喜欢黄庭坚书法,所以才得以中了进士。

当代很多书画作伪者,就是抓住这一信息,仿造蔡元培先生的书法。所以,见到在现实中如果看到黄庭坚体式的蔡元培先生书法,一定要擦亮眼睛。

蔡元培先生书法

蔡元培先生的书法,对于法度不那么讲究,挥写畅快、自然而然。不过以馆阁体的标准来看,简直是不可理喻。我们都知道,书法发展数千年,每个时代都有主流的风格。而众多书法家大都淹没在时代的潮流中,真正能够突出重围的,是那些这正能够站在潮流之外的少数人。

我们不能说蔡元培先生是晚清民国时期能够自立一家门户的书法家,但他的书法不落时俗、风格独具,的确是值得称赏的。

蔡元培先生书法

蔡元培先生的大字具有黄庭坚书法的体格,结体一致向右上倾斜,字势跌宕跳跃;用笔直率干脆,绝不过多纠缠于一笔一划的精细;虽然时见草率,但并不失于狂野,反而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息。

清末民国时期,文人书法圈崇尚碑学,即便是在书法上追求典雅秀美的帖学书家,也多有尝试碑帖融合的。蔡元培作为主流文化圈的重要人物,毕竟也会受到同好的影响。

蔡元培先生书法

蔡元培先生书法点画之间,偶尔也能见到几分碑意,看来在时代洪流面前,任何人都是难以逃避的。有了碑派用笔的加入,使蔡元培书法中的粗犷得以彰显。

好的书法就如同一道风味独具的菜,它是有回味、有韵味的,而不是单一的寡淡或直白的浓烈。蔡元培先生的书法,既有文雅的格调,又有激荡的态势。而且,原本属于矛盾的两个优点,结合得恰如其分。

蔡元培先生书法

蔡元培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这种博大的胸襟与气度,正是中国近代文化、学术的精神根基。

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做校长的时候,荟萃了很多知名的学者、教授,黄侃和钱玄同在相邻的教室上课,黄侃大骂钱玄同的声音不绝于耳,可以想见北大当时的学术环境是多么宽容。

蔡元培先生书法

蔡元培先生十分注重美育,他曾提出一个有名的观点——“以美育代宗教”。一个旧时的文化分子,能够有这么新潮的思想,足可看出他海纳百川的格局与气象。

以此来看,蔡元培先生书法中的纵逸自如、率性天真,其实是来自于本性使然。

蔡元培先生书法题匾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