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进入中国书法协会!

中国书法协会 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

China Calligraphy Association,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400-133-5156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书坛资讯>书法田园

“赌气”练字的董必武,书法功底深厚,曾包揽首套人民币题字

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619

董必武


董必武1886—1975),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政务院副总理、政法委员会主任,国家副主席,代国家主席等职,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


董必武书法


说起董必武与书法的结缘,不得不提到他童年经历的一件事。在10岁那年,其父董基文应聘到湖北麻城张杰麟家任教,董必武随父就读。当地所谓的一些“文人”瞧不起董基文这个穷书生,便故意刁难,邀其赛诗比赋。这当然难不倒熟读四书五经的董基文。



见捉弄不成,那些人又提出比赛对对子,而且要当场书写。董基文对对子极有功夫,戳到了不擅书法的“软肋”。面对他们的讥讽,董必武站在一旁,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为父亲争回这口气! 从此以后,他便发愤练字。


董必武书法


为了节省墨和纸,董必武动手做了个沙盆,用木棒在沙上习字。还把《三字经》《百家姓》等抄成单行本一则练字二则用它们换些纸来书写。大字行间写小字正面写完写反面。日久天长董必武书法功底日臻扎实终于练得一手好字。


第一套人民币


董必武习书从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唐楷入手,取法正脉,功底深厚。楷书风格,我们从他写下首套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大字及“壹、贰、伍……”“一、二、三……”等票面金额字体可见端倪



粗观董必武的行书信札,其用笔、结构和颜真卿的祭侄稿颇有几分相似,用笔外拓圆转,线条丰腴遒劲。然则细加品味,其节奏、意趣与颜真卿的祭侄稿又大相径庭,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情绪和心境。


董必武行书信札


董必武用心平气和地心境谈自己对练习白话的看法,而颜真卿则是为亡侄祭灵,情绪悲痛、自豪交织。因此,董必武的信札少了一份纵横盘结的动势,线条以平稳有度为基本基调。字体的大小对比也较小,偶尔出现几个顺势而生的动感结构,平稳中增添了细微的变化。



在他斩钉截铁的点画与刚柔相济的线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一名坚定的革命主义者那种独有的襟怀坦荡、胸怀天下睿智从容、光明磊落的君子气概和风骨


董必武书法


正因如此,抗战期间,国民党上层人物和爱国民主人士常常请他书写中堂和条幅成了他开展统战工作的“法宝”。



他还用书法鼓舞国统区军民的抗战热情。1938年1月18日,为《新华日报》创刊题写的“拥护抗战到底,为实现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的新中国而奋斗!”28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就被不少人临摹成条幅挂在自己家里,书法也是他革命和斗争的“武器”。


董必武为新华日报题词


董必武有良好的国学根基,担任过师范学校教员,诗书合璧,交相辉映其书法浸透着深厚的文化功底1964年,董必武重访南湖写的一首诗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这件题写的诗被勒石矗立于嘉兴南湖景区烟雨楼东南岸边临水处的“访踪亭”内。


董必武在嘉兴题词


1975年3月,他在逝世前一个月还挥笔写下了《九十初度》



九十光阴瞬息过,吾生多难感蹉跎。五朝弊政皆亲历,一代新规要渐磨。彻底革新兼革面,随人治岭与治河。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



这位九十高龄老人以宽广的胸怀和气魄,写出了自己最后的心声和对个人人生的总结。


董必武所题湖北省博物馆


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中,董必武与李大钊、陈独秀走过同样的人生道路,由读私塾、考秀才、任教到赴日留学,了解到共产主义思想后,再回国革命。



1956年2月22日,作为党的一大代表的董必武到一大会址陈列馆视察当场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这句出自《庄子》题词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的真实写照


董必武为一大陈列馆题词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