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801
林森(1867—1943年),福建闽侯人,早年加入同盟会,是国民党资深元老,曾任非常国会参议院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于当年宣布下野,次日即由林森任国民政府主席。
林森不仅是政治家,还是功力深厚、颇具风采的书法家,与许多书法大家交住甚密。他在大后方繁忙的国务活动之余,潜心于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
他的书法,结字严谨、工整秀雅,以楷书、魏碑最具特色。林森在渝居住、生活、工作了近7年,干事不少,且留下了许多轶闻趣事和墨宝。
01有求必应,北碚题字
南京沦陷后,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1937年12月26日,林森冒着寒风细雨,首次到重庆北碚视,中午与众人共进午餐时,应三峡实验区区长卢子英请求,林森欣然提笔为地方报刊《北碚月刊》和《嘉陵江日 报》书写了刊名,使在场采访的媒体记者深受鼓舞。
林森每次到北碚,都有不少人向他索取墨宝。他不顾自己年岁已高,大多有求必应。诸如为世界佛学苑缙云山汉藏教理院题写院碑“华藏总持”(此碑现保存完好);为《嘉陵江日报》题“民之喉舌”;为北碚平民公园一幢亭阁改名并题写“清凉亭”。
02购买背篼,“公平交易”
林森在北培,闲逛集贸市场,看到有个年长的农民一边编制背篼,一边售卖。背篼做得很精细,林森拿起来瞧了很久,选中一个付钱买下。林森交给老农十元钱(旧币),原本背篼也就是一两元钱,老农因为觉得买背篼的人气质不凡,有点看愣了神,竟然一时忘记了找钱。
待老农醒悟过来,林森已经走远了。老农追了一条街,当把要找的钱递到林森手中时,林森也被老农的质朴感动了,连忙推开老农的手说:“不用找了,不用找了。”随后又叫副官取出纸笔,写下“公平交易”四字条幅,送给了这位朴实如山石的老农。
林森一行走远了,旁边围观的权重才告诉他,刚才写字的人是国民政府的主席。
03谦谦君子,平易近人
重庆磁器口地处市郊文化区沙磁区东北部的嘉陵江畔,背靠歌乐山。金碧山、马鞍山、凤凰山三山并列,清水溪、凤凰溪两溪环抱,环境优美,风光秀丽,人文荟萃,商贸繁华,过去是长江支流嘉陵江下游著名的商业码头。那时,林森常来此喝茶、听戏,并与当地商贩、百姓交谈,了解民情,倾听民众疾苦。
他平易近人,为人善良,待人谦和,生活俭朴,虽位居要主职,却无丝毫达官显贵的架子,他是国民党高官中出了名的谦谦君子。林森在这里感慨磁器口“白日里人拱肖手,入夜来万盏明灯”的繁荣景象,认为磁器口是重庆城的缩影,欣然为高磁器口挥命其为“小重庆”并刻于石碑上。
可惜“小重庆”石碑原石于十年混乱中已毁,为缅怀他对磁器口古镇的这段情缘和厚爱,重庆磁器口管刻委会已依旧样重立此碑,以彰显昔日受之风采。
04结语
林森身为国民政府主席,但其实是没有什么实权的。这也让他在政务之余,有充足的时间读书写字。林森为人谦和,其书法也如其为人一样遒劲厚重,气象雍容,在民国政要中十分突出。
抗战8年时间,林森在重庆留有下了艰辛的足迹,同时也留下许多墨销宝和佳话。但遗憾和不幸的是,他未能等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于1943年5月10日因车祸引发脑溢血,同年8月1日去世,享年76岁。
Copyright © 2022 中国书法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神州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运营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