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进入中国书法协会!

中国书法协会 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

China Calligraphy Association,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400-133-5156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书坛资讯>书法田园

沈鹏书法就像“臭豆腐”,看起来丑,内质却意韵兼备

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514

沈鹏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曾做过中国书协主席,还是美术评论家、著名学者和诗人,在国内外文艺界均享有较高的声誉。但是,近些年沈鹏先生的书法引来很多争议,有些人认为沈鹏的书法是“丑书”。

沈鹏

沈鹏的书法如果按照规范写字的要求,的确不“好看”,看起来东倒西歪,线条乱摆。但这只是不懂书法的人看起来是这样。其实,书法的艺术性,并不仅仅以整齐规范为美,而是在法度空间内,体现传统与张力。

沈鹏的书法,就像是闻起来臭、吃着香的“臭豆腐”,表面看起来丑,内质却是意韵兼备的。

沈鹏书法

沈鹏的书法是能够体现出了深厚传统功力以及极具创新性的个人风貌的启功先生就认为:“(沈鹏)所作行草,无一旧时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启功先生肯定了沈鹏在美术批评和行草书两方面的成就,称他文、书俱妙并非过誉。

沈鹏以行草见长,兼擅楷隶二体,以行草书论,沈鹏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继林散之之后的一代草书大家。他的草书笔法源于王羲之和米芾,而在字态方面,他吸收了怀素、王铎、傅山等历代草书大家多姿百态、挥洒自如的优点,同时吸收了碑派书法雄浑苍劲的审美特征,形成雄健、浑厚、放达的个性化面貌以及常人难以模仿的气质。

沈鹏书法

从整体风格来看,沈鹏的书法不拘泥于局部细节,表现出“精”“雄”“老”“丑”的特征,因此避免了大部分草书书家过度关注笔法细节的“谨毛而失貌”的弊病,反而更加关注对于自身心性的表达。需要注意的是,“丑”在书法上并不一定指丑陋,它也是一种体现书法稚拙的审美概念。

从用笔细节来看,沈鹏的草书多以尖锋落笔,笔画尖而不露,爽利而不直白。在运笔过程中,以圆笔为主,因此使转过程形成婉转流畅,但不流于油滑的美感。

沈鹏书法

在海南三亚天涯海角有一方沈鹏先生所书的碑刻,可称作其代表之作。第一个“巨”字端方平稳,几乎找不到任何连笔的痕迹,但竖画和横画均作尖锋,显得饱满而厚重。但第二个“石”字画风突变,仿佛是笔锋一宕,单字顺势而出,呈明显的右倾之势,虽然没有明显的牵丝用笔,但从气息上已经和第一个“巨”字产生了密切的关联。

沈鹏海南三亚刻石

“石”字的“口”部纯以草书笔法写就,用两笔浓重的点画代替了原本的转折关系。第三个“曾”字第一笔作点画,显然是顺承上一字的最后一笔而来,接下来用一笔连写完成了整个字的书写,因此出现了明显的飞白效果,而为了保证运笔的沉稳不轻浮,书家明显放慢了运笔的速度,甚至在横画中加入了明显的下压动作,使得线条具有了明显的粗细变化,笔画线条越发丰富。

沈鹏海南三亚刻石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曾”字字势向左倾斜,上下部甚至形成了明显的错位布置,也因此造成了行轴心线的剧烈摆动效果。前三字构成的第一行为整幅作品奠定了一个基调,那就是纵逸跌宕,不拘一格,古坳奇崛。

沈鹏的书法体现出明显的晋唐法度,但同时又打破了既有的法度,在更高的层面探索书写的自由。他把求“意”作为审美目标不断追求,就作品表现特征而言,他能以抽象的书法形式,表现出高远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功力,将它作为创作主体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功力物化为审美形态。

沈鹏书法

另外,求韵是沈鹏书法作品的审美效果,是表达其心中积蕴的难以用语言表述的艺术感觉。意韵兼备,是远高于技法层面的艺术境界。所谓“待五百年后人论定”,或许不必等到五百年后,时间就将告诉我们沈鹏之于当代书法无可替代的影响力。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