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8
浏览次数:516
关于书法的美,在不同人的眼中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尤其在初学书法的群体当中,这种差异往往会更大,而当你的眼界和境界真正到达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时候,这种对于书法之美的认知往往会是趋同的。
尤其是对于一些颇受争议的大书法家,到了一定的书法段位,其认知也往往趋同,比如明代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董其昌。
在初学书法或者不太了解书法的朋友眼中,有人说董其昌的字油滑,有人说董其昌的字无骨,也有人说董其昌人品不好,所以他的字也一定不好,但在历代的书评当中,却对董其昌的书法推崇备至,客观来讲,是初学者的眼界正确,还是历史上成名书法家的一致评价准确呢?
我们看古人是怎么评价董其昌的,首先看看百度百科对于董其昌书法的总结:
他17岁开始学《多宝塔》,22岁学黄公望,后遍学诸家至八十而不辍。他广泛吸取对唐宋元诸家优长,抉精探微,使其书画取得了超越古人的艺术成就。
董其昌的书法从17岁练到了80岁,不仅极为勤勉、天资聪慧、学问深厚,还能够凭借深厚的家财和人脉,便览历代名家经典法帖,试想,能够有这种机缘的书家,其书法又怎么会差?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倘若你的看法与古代名家的看法产生出入的时候,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你需要怀疑的一定是自己的眼界而不是古人的评判。
在《明史》当中更是对董其昌推崇备至:
董其昌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无所不精,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这里的“古法”就是晋唐之法,在明代的书法家群体当中,有两个人最大程度地继承了古法,但是限于时代的拘囿,并没有达到与晋唐比肩的高度,但也在书法的探索上做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贡献。
一个是王铎,一个就是董其昌。
王铎穷极一生研究“二王”法书,虽然也得其笔法,但要想完美继承或者更进一步,何其难哉?于是在墨法上做出了探索,开启了“涨墨法”的新天地。
董其昌则是用“淡墨法”,将书法的神采,含蓄得表达了出来,所以学习和欣赏董其昌的书法,关键在于“神”与“气”,而不在于形,当你只会欣赏字形的时候,董其昌的字你就很难看得懂。
董其昌的书法越到晚年越入神,他71岁曾经写过一件《梁武帝书评》,此卷可以说是他一生当中行书之大成。
此作内容也极佳,乃是大书法家梁武帝对于历史上34位皇帝书法的评价,颇值得一观,而在书法的写法上,乃是将“淡墨”的超逸入神的发挥体现得尤为精彩,令人观之,深深着迷。
清代的康熙皇帝才曾临摹此作40年,并且又此作的临摹本传世,但两者对比来看,康熙也仅仅得到了其三成功力而已。
而今,我们将这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件董其昌的《梁武帝书评》进行了超高清的1:1复刻,复原出跟原作细腻无差别的作品,连极为细致的墨色变化都清晰可辨。
欲购此董其昌行书《梁武帝书评》,请点击下面惠购:
Copyright © 2022 中国书法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神州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运营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