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8
浏览次数:649
在普通书法爱好者的眼中,对于历代书法家往往会有一个自己的评价标准,而书法水平到了一定的阶段,这种评价标准往往会变得趋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初学者与专业高水平书法家对于书法产生不同意见的症结。
在明代书法史上,有一个书法大师,也有明代唯一一位能够跻身一流书法家行业的人物,但是数百年来,能够真正看懂他的字的人却并不多见。尤其是当代,他的书法在普通爱好者的眼中,基本属于三四流的存在,但在名家的书论和正史当中的记载,显然他的书法能够与古人并驾齐驱。
此人便是董其昌。
对于没有足够书法经验的朋友而言,倘若对于古代某一位杰出的书法家的艺术造诣产生怀疑的时候,这个时候其实首先要怀疑的是自己的审美水准,为何经历了数百年来无数名家推崇的作品,而自己却看不到他的美感呢?
我们看《明史》当中对于董其昌的评价:
其书法集古人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能够在一个时代真正做到集古人之大成者,每一个时代也没有几个人,而能够真正通晓“六体”与“八法”的书法家,在明代也仅有董其昌一人而已,并且能够做到海内外闻名,由此可见董其昌书名之盛。
何三畏更是认为董其昌的书法达到了一种最上乘的书学境界:
天真烂漫,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腕指间,此书家最上乘也。
何三畏一席话道出了董其昌书法的高明之处,那就是“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董书以韵味取胜,他这种韵能够真正直接晋人,我们看董其昌临摹的晋唐法帖,字形上远远不像,但内在的神韵却是高妙之致。
欣赏书法,三流人物看其字形,二流人物赏其笔法,一流人物察其气韵,学会了“望气”才算是对于书法有了更高层次的一种审美。
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当中,有一件董其昌的里程碑之作——《岳阳楼记》,此作乃是他人生当中最巨幅的长卷,足足有15米之巨,在这件作品当中,我们能够窥见董其昌惊人的书学造诣和精湛的大字书写水平。
很多人将赵子昂与董其昌相类比,崔寒柏先生曾对这两个人做出过评价,赵子昂得到了王羲之的“实处”,董其昌得到了王羲之的“虚处”,两个人加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王羲之。如此便能看出董其昌书法的高绝。
藏于北京故宫的这件董其昌的《岳阳楼记》不仅是董其昌生平的扛鼎之作,也是当代人学习大字作品的一件绝佳法帖和体会古人书法已经的高妙之作。
而今,我们将此作进行了博物馆级别的超高清1:1复刻,复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以便于大家学习临摹。
欲购此董其昌的《岳阳楼记》全卷本,请点击下面惠购:
Copyright © 2022 中国书法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神州控股有限公司 制作运营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