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进入中国书法协会!

中国书法协会 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

China Calligraphy Association,Carry forward Chinese culture!

400-133-5156

客服服务时间:9:00-18:00

当前位置: 首页>书坛资讯>书法田园

李白唯一传世书法,虽仅有25字,却写得豪迈壮丽!

发布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535

唐朝时诗的国度,涌现出众多名垂后世的诗人以及传颂千古的名篇。同时唐朝又是书法的国度,那模范千载的唐楷,那恣肆雄健的狂草,无不是书法史上耀眼的光华。

李白行吟图

作为唐朝诗人一哥、令后人膜拜的“谪仙人”,李白的光辉同样映射到了书法史上。李白书法流传下来的书法真迹仅有一副——《上阳台帖》,这件仅有25个字的行草书帖,浑厚、凝重,快捷流畅;行距大,留白多,大开大合,给人想象的空间大;结体参差跌宕,仪态万千,字间情意绵绵,顾盼有情;苍劲中见挺秀,豪气雄健。

李白《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辞曰:“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李白之于书法有自己的见解,从他的论书诗《王右军》《草书歌行》中可见一斑。《王右军》赞赏王羲之书法的清真、洒脱,《草书歌行》描述狂草书家怀素的创作状态,提出“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上阳台帖》全卷

《上阳台帖》字少,尺幅小,如果不看最后太白二字,很难想象出自李白之手:

一是我们心目中的李白是那种豪放飘逸,“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辈,能写出惊险、奇丽的《蜀道难》,能写出挟天风海涛的《将进酒》,具有开阔胸襟和恢宏气度,接近张旭、怀素那般浪漫情调的形象,书法也应该像《古诗四帖》《自叙帖》那般连绵不断、逸势奇状、莫可穷测;

二是李白常与酒中仙人贺知章、张旭互追随、常相聚、同举杯、共唱吟、舒胸臆、畅豪情,以他的才情,书法应是笔走龙蛇、波幅不定的。

《上阳台帖》局部

《上阳台帖》是李白的另一面:大气、沉着、老到,抑或是环境、心态、纸张等使然?

李白的一生是坎坷曲折的,思想性格极其复杂。被召为翰林学士时,他曾一度以为毕生夙愿终得以偿,“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孤独的时候“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凄凉的时候“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帘望月空长叹”;悲愤的时候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又何尝不是无可奈何中的自我安慰?

《上阳台帖》宋徽宗题跋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纵然才华满腹,终究只能聊以自慰。梦想的美好与现实残酷的落差让他“粉身碎骨”。当梦想的尘埃落定,他只能纵情山水做一名“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隐士。

要知道每一位隐士的背后,都有难以言表的苦衷,都有无能为力的缘由。在《上阳台帖》中,让人读懂世人眼中的“谪仙”一生更多的是随性、放浪不羁;是悲愤、无奈;是纠结;是绝望。豁达隐逸的李白并不是真正的李白。

《上阳台帖》乾隆题头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山川绵延耸立,千古不息,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如果没有老辣娴熟的笔法,这清丽壮美的世界如何描绘呢?

即使你有老辣娴熟的笔法,这清丽壮美、造化万千的世界,是你语言所能穷尽的吗?《上阳台帖》短短四句诗倾吐李白的感叹,意味深长。《上阳台帖》显示小中见大的气象,让人感叹真非凡人手笔。

《上阳台帖》欧阳玄题跋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上阳台帖》,相挽而下,波澜涌动,气味醇厚的气象还是令人难掩其卷的!还是白居易说得好:“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李白的书法又何尝不是“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文:姜林


400-133-5156

微信二维码